
集團新聞
NEWS
無公害產地生產規模占總養殖面積70%以上

分類:行業新聞
發表時間:2020/07/14
我市產地水產品檢測合格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7%以上,全市的水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穩步提高。2008年、2009年、2010年、2011年、2013年代表農業部完成了美國FDA、歐盟FVO、中國香港食安署、新西蘭對我國貝類等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考察。
我市瀕臨黃渤兩海,海岸線長2211公里,占全國的10%,轄屬海域面積2.9萬平方公里,漁業資源豐富,是我國重要的水產品產地和集散地。2013年,全市水產品產量230.5萬噸,占我國海水產品產量的10%,產值415.5億元,水產品貿易出口額19.7億美元。市海洋漁業局把產品檢測作為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,建立了大連市水產品質量檢測(部級)中心,在旅順、金州、長海、莊河、普蘭店、瓦房店6個地區建立 “五位一體”(即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、水生疫病防治、水產技術推廣、海洋環境監測、苗種管理)的縣級檢測站,“一中心六站”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,負責全市初級生產環節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日常檢測和監控。并逐年加大對重點地區、重點生產環節、重點養殖品種的生產監控。每年對海參、對蝦、鲆鰈類、河豚魚、貝類、藻類等苗種、產品抽檢2500樣次以上,覆蓋了全市的主要養殖品種,從苗種生產到養殖全過程,檢測藥殘、重金屬、貝毒、微生物等指標15000多項次。
此外,目前全市已建設無公害水產品產地256個,生產規模445萬畝,占全市總養殖面積的70%以上;部省級水產原良種場46個,市以上健康養殖示范場358個。主要養殖企業“五項制度、三項記錄”建立率達到90%以上。通過采用新方法、新技術,減少和降低了養殖疫病的發生,提高了生產的質量和效益?,F全市海參、鮑魚、蝦夷扇貝、海膽、裙帶菜等主要養殖品種優良苗種覆蓋率達70%以上。